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若一)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主持编制的《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人造板总产量3.11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人造板总消费量2.96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胶合板类产品仍然是我国人造板产品消费量最大的品种。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人造板行业加快复工复产,人造板产业生产能力保持增长,产量消费量基本持平,成为世界人造板稳定供应的基石。《报告》指出,我国人造板原料供应日益趋紧,来源呈现多元化,以桉树和杨树为代表的人工速生林仍然是中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原料,废旧木材回收利用占比不断扩大,秸秆、芦苇等非木质原料使用进一步成熟。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人造板总产量3.11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胶合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约2.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8%,是人造板总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造板总消费量2.96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8%。胶合板类产品仍然是我国人造板产品消费量最大的品种,占全部人造板产品消费量的62.7%。2020年,我国出口人造板类产品1194.46万立方米(折算),出口额为52.18亿美元,同比下降5.6%;进口人造板类产品151.35万立方米(折算),进口额为4.96亿美元,同比增长0.6%。
同时,我国人造板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激发新动能,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注销、吊销或停产胶合板类产品生产企业约1.75万家,累计关闭、拆除或停产纤维板生产线781条,淘汰落后产能3316万立方米/年;累计关闭、拆除或停产刨花板生产线1123条,淘汰落后产能约2772万立方米/年。
此外,《报告》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人造板类产品产量将保持稳定,成为世界人造板市场稳定供应的中坚力量。胶合板类产品将继续保持中国人造板类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要板种地位,纤维板类产品总生产能力将创历史新高,高强刨花板、定向刨花板产量将不断提高。同时,低醛或无醛人造板产品的比例将快速提升,无醛人造板产品品种进一步丰富。原料来源供应趋紧,多元化趋势明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字:人造板
相关木业资讯:
- • 新民洲港木材接卸忙
- • 日本木材进口量在5月全面暴增
- • 国家林草局印发通知做好“十四五”林业血防工作
- • 上半年黄冕林场木材销售收入1.36亿元
- • 南康家具年产值十年增长19.3倍
- • 1-5月俄罗斯未加工木材的对华出口量为140万立方米
- • 俄罗斯森林面积三年来首次增长
- • 5月份芬兰木材交易数量显著下滑,价格上涨
- • 俄罗斯退出,欧洲胶合板市场将被巴西接管
- • 俄罗斯:木材出口重心将重新定位为东方
- • 罢工、山火、洪灾频发,全球木材供应链告急!
- • 6月木材价格再下跌!全国范围下调20-50元/立方
- • 2021年下半年四川人造板不合格发现率为9.3%
- • 俄罗斯:对华木材出口增长18.5%,对欧盟则下降46%
- • 亚洲地区占加纳木材出口60%
- • 钦州进口木材加工产业新增投资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