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业·专注
  • 产品
  • 求购
  • 企业
  • 报价
  • 资讯
  • 行情
    公众号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木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四川省2007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时间:2007-10-18 00:00:00  来源:四川省林业厅  点击:2311 次  字号【

          近日,四川省林业厅组织完成2007年度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对12个工程县(区)、373户退耕农户定点跟踪监测,退耕还林质量总体较好,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农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退耕还林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随着退耕还林政策全面落实及退耕地林产品产出逐年增多,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监测县林业产值逐年增加。12个监测县2006年林业产值13.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林业产值分别比2005、2004、2003年增长3.2%、47.6%、70.6%。

          二是退耕还林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工程实施减少了坡耕地面积特别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面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了广种薄收的习惯,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12个监测县2006年累计减少25度陡坡耕地117.7万亩,与2006年监测结果相比,减幅2%。

          三是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贡献显著。12个监测县因实施退耕还林有52.9万农民外出务工,劳务总收入26.45亿元,两项均比2005年增长1.5%。同时,通过对373户监测户调查,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贡献显著。在2006年人均纯收入4701.1元中,外出务工收入2005.8元,占43.5%,比2005年增加6.8个百分点。

          四是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但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监测县退耕还林地陆续有竹材、水果、干果、茶、桑、牧草等林副产品产出。2006年退耕还林地总收入为11588.5万元,分别比2005、2003年增长23.4%和584.3%。同时,373户监测户2006年有35.7%的退耕还林地已有收益,有收益的面积比重分别比2005、2003年增加1.2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地亩均收益73.4元,分别比2005、2003年增加22.5元和40.2元。从区域看,盆中丘陵区单位面积收益262.4元,川西南山地区143.8元,盆周南缘区58.8元,盆周北缘区45.5元,盆周西缘区32.8元,川西高寒区36.6元。

          五是退耕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6年,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4701.1元,比2005年增加700.8元,增长17.5%。从收入结构看,种植业、养殖业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明显降低,外出务工收入成为退耕农户家庭的最主要来源。

          六是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民纯收入有一定贡献。按12个监测县农业人口计算,仅退耕还林每亩230元的政策性补助,监测县农民人均获得补助66.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2%。按373户监测户分析,退耕地纯收入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这两项,退耕户人均获得纯收入613.7元,其贡献率为13.1%。

          七是退耕户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仍存在较强依赖性。在373户监测户中,2006年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占其纯收入的比例在10%以下的占54.4%;10%-20%的占26%;20%-40%的占13.7%;40%以上的占5.9%;50%以上的占3%。有22.6%的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有较高依赖(比例20%以上),比2005年减少1个百分点,主要分布在高寒民族县及部分盆周县。

    (中国木材网  责任编辑:徐晓)

    微信关注中国木材网

    木材网讯小程序



    本文关键字:

    分享到:
    Copyright©2018 Chinatimber.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01351 ICP备案:粤ICP备14005127号
    会员客服QQ:点击联系  广告合作QQ:点击联系  木材QQ群:中国木材网QQ群